• 主页
  • 中年男子为何听力下降?竟是“听神经瘤”惹的祸!

中年男子为何听力下降?竟是“听神经瘤”惹的祸!

自18世纪第一个听神经瘤病例被发现以来,听神经瘤切除术在世界各国的神经学家们推动下不断进步,到今天,已有很多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能够驾驭手术解除病人的痛苦,以至保留全部神经功能回复正常生活。中国百强名医、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特聘专家刘教授就是成绩显赫的一位。

左耳听力下降,“病根”竟是“听神经瘤”

中年男子倪先生自以为身体健康,只是一年前开始左耳听力下降,渐进加重,近1月又出现颈枕部持续性疼痛。6月22日,倪先生由家人陪同来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检查。

刘教授亲自接诊 ,为倪先生做了细致的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经过头部MRI检查发现,倪先生的左侧桥小脑区可见占位,脑干轻度受压。

刘教授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判定,这是一个直径3.5cm大小的“听神经瘤”,它压迫神经,导致倪先生听力下降、颈枕部疼痛。

(术前磁共振影像)

刘教授从事神经外科教学及临床30年,精于显微神经外科,成功完成听神经瘤等神经外科手术10000余例,近年连续两年登上“中国百强名医榜”,得到无数赞誉。

刘教授将亲手“操刀”为倪先生实施“左侧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听神经瘤”易切,听力保留却是高难

听神经瘤长在颅内桥小脑角区,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良性,多见于30~50岁成年人。当肿瘤增大到对脑干造成压迫时,会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昏迷,甚而威胁生命。

在颅内桥小脑角区,人体的多根重要神经、血管经此行走,如蜗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和尾组颅神经等,肿瘤压迫这些神经、血管,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本例中,倪先生听力下降,就是由于掌管听力的蜗神经受到了压迫。)

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不但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影响会呈几何级的增长,而且和周围神经血管的粘连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经历听神经瘤切除术后留下面瘫、听力丧失等神经损坏的终身遗憾。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的目标已不仅仅是肿瘤全部切除,而保留面、听神经等神经功能,才是衡量一名优秀神经外科医生更重要的指标 。但这绝非易事。据权威报道,即使在发达国家,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听力的保留率也不足20%。

百强名医操刀,全部神经功能保留

一切术前准备就绪。6月25日15:10 ,刘教授带团队开始手术。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术者使用显微镜在肿瘤的包膜上寻找神经,反复确认神经位置,仔细分离肿瘤与神经之间的粘连,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全力为患者保留神经功能。

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外侧面是岩骨锥体背面、内耳孔和乙状窦;上方是小脑幕及小脑幕裂孔,中部有面神经与听神经斜行通过。同时要避免损伤脑干及脑干供血动脉;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 ,包括心跳、唿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术中,见前庭蜗神经、面神经位于肿瘤前方及腹侧,并与肿瘤粘连紧密,这对术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细密的汗珠早已出现在刘教授的额头,而他手中的器械始终谨慎而准确无误地操作 。在团队协作下,经过4小时35分钟的努力,这台复杂的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倪先生欣喜地告诉家人:左耳听力变好了!颈部也不疼了!

(术前脑CT影像)

(术后脑CT影像)

专家说 :单侧耳听力下降警惕听神经瘤

刘教授介绍说,由于肿瘤长在听神经鞘上,听神经瘤最早期症状往往就是耳鸣。随着肿瘤缓慢增大,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甚至丧失;颅内压力逐渐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若不及时治疗,不仅造成听力丧失,严重时会压迫脑干甚至危及生命。遗憾的是 ,听神经瘤患者早期就诊率很低。

专家提醒,如果一侧耳朵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听力持续下降,排除耳部疾病后,应及时到神经外科进行颅内肿瘤的排查;或有面部发麻、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也需到神经外科就诊及时排查“听神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