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有很多患者咨询颅咽管瘤复发的问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解释:从理论上讲,颅咽管瘤为颅内良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可达到治愈的可能。但由于肿瘤累及下丘脑结构,位于脑深部结构,属于手术切除困难的肿瘤。由于近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肿瘤可达到完全切除(90%以上),并对手术后出现的下丘脑功能损害并发症的治疗,如术后尿崩症的控制、电解质紊乱纠正及垂体前叶激素的代替治疗都取得了进步。术后患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就目前手术对颅咽管瘤全切术而言,是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所见的肿瘤全部切除,并在手术后早期做头颅CT和MR影像检查,证明无肿瘤残留。而在肿瘤全切除术后患者10年的随访中,资料报告,仍有10-18%的患者有肿瘤复发,说明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只是指临床组织学上切除肿瘤,并非是指生物细胞学上的肿瘤彻底根除。
手术切除复发性颅咽管瘤仍是最佳选择:
对于复发性肿瘤的治疗,既往有多种方法,除二次手术切除外,尚有如肿瘤内放疗、外放疗和伽马刀治疗等。伽马刀治疗多适合于直径小于2.0cm以内的实性并非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和下丘脑的复发性肿瘤。
我们认为采取细致的显微外科手术再次切除肿瘤,可弥补和完善前次手术切除肿瘤的不足,使大多数复发肿瘤(87%)仍可达到肿瘤全切除。
此外,复发性颅咽管瘤手术特点为①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对术后残留肿瘤,由于首次手术入路不易达到或显露困难者,一般多选择更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进一步扩大手术切口,以便能达到良好的肿瘤切除。②术后残留肿瘤与下丘脑结构粘连多发生在原手术切除肿瘤部位,而首次手术没有涉及到的肿瘤部位与周围结构多不出现粘连或粘连不重。③再次手术的肿瘤与周围结构没有蛛网膜或第三脑室底膜(Liliequist's)分隔,肿瘤可与颅内后循环血管粘连,术中易造成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穿通动脉的损伤。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如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高热和昏迷等危险。
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重视
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复发性颅咽管瘤术后多饮多尿等并发症往往比首次肿瘤切除后严重。但经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纠正,多可得到纠正。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特别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表现多比较严重,此时患者有乏力、精神弱、嗜睡和尿失禁。有些术后患者往往需要用ACTH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较长时间的代替治疗。